韩国游戏产业亟须转型:向全球高端大型制作迈进
近年来,韩国游戏在国内市场表现不俗,但在国际高端游戏市场中,仍未出现能与《艾尔登法环》、《守望先锋》或《战神》等一线作品相媲美的年度巨作。Nexon Games的CEO朴勇铉(Park Yong-hyun)提出,韩国游戏开发商应打破传统模式,借鉴育碧等国际大型开发商的成功经验。
提升全球竞争力: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精品游戏
在最近举办的Nexon开发者大会上,朴勇铉强调:“为了在竞争激烈的游戏市场中生存,大型游戏公司必须制作现象级作品。中国及东欧的开发商已经在这条路上取得了显著成功,开发出诸如《黑神话:悟空》这样的 blockbuster 游戏,他们的盈利和市场反响十分亮眼。”
代表作品的成功启示
例如,游戏科学推出的《黑神话:悟空》在首周销量突破2000万份,成为Steam上的盈利冠军之一。波兰的战马工作室则凭借《天国:拯救2》在发售当天便实现了成本回收。这些作品的成功,彰显了高品质、全球化视野的重要性。
转型的关键:敢于投资,追求全球影响力
朴勇铉指出,亚洲游戏厂商具备开发顶级作品的潜力,只要勇于来转型、敢于投入,从一开始就注重游戏的国际品质和市场吸引力。比如,开发一款引人入胜的游戏,需要在早期就重视全球宣传和品质保证,避免陷入只注重国内市场的窘境。
韩国开发商的国际市场现状与挑战
自90年代末以来,韩国的主要开发商如Nexon、NCsoft、Netmarble等,集中开发具有微交易机制的免费在线游戏和手机游戏,如《冒险岛》、《地下城与勇士》、《天堂》等。这些作品虽然在国内市场获得成功,但在全球整体市场的占比仍有限,2024年韩国游戏出口总额约为83.9亿美元,主要集中在中国及亚洲其他国家,而面向欧美市场的出口比例相对较低,分别占比14.8%和6.7%。
全球化开发与市场布局的必要性
为突破这一局面,韩国开发商开始积极布局国际市场,开发面向全球玩家的作品。例如,Nexon的《第一狂战士:卡赞》、Netmarble的《权力的游戏:王者之路》以及Pearl Abyss的《红色沙漠》。
面向全球玩家的挑战与反思
“我们以为,凭借20年的开发经验,就能轻松在国际市场立足。” 一位韩国游戏发行商如是说。然实际操作中,尽管新作如《卡赞》获得一些好评,但整体故事和叙事深度不足;而《权力的游戏:王者之路》则因过度依赖付费机制引发质疑。这些都提醒我们,走向全球市场还需更系统的战略布局。
营销策略:预告片和早期曝光的重要性
朴勇铉以育碧的《全境封锁2》为例,说明提前发布实机预告片的价值。该游戏在2013年就公布了预告,距正式发售还剩三年时间。相较之下,许多韩国产游戏常在发售前几个月才发布实机演示,缺乏长线的市场造势。
从早期宣传到全球化策略的调整
开发早期发布预告,虽然有利于持续引导玩家期待,但也可能影响开发节奏,造成宣传与实际成品的差距。例如育碧的《看门狗》和《全境封锁》系列,在发行时被批评宣传与成品存在差距。朴勇铉强调:“若想打造国际市场热议的超级IP,就必须在早期就进行全球化宣传,通过媒体、社群等多渠道铺开,逐步建立国际影响力。”
未来展望:打造含金量高的全球旗舰IP
他建议,韩国游戏开发企业应放弃单纯追求韩式微交易手游的传统,更多投入到高品质、故事驱动的主机/PC大作中。这些作品从立项早期便要全民宣传,利用预告片、媒体报道、社区营销等多渠道塑造国际影响力。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全球市场中争夺一席之地,推动国产游戏迈向新高峰。
常见问题解答(FAQ)
Q: 韩国游戏企业为什么难以在国际高端市场取得突破?
A: 主要原因包括市场策略局限、缺乏早期全球宣传、游戏品质和叙事深度不足,以及对国际化经营经验的不足。这些因素限制了韩国游戏在欧美和其他地区的市场拓展。
Q: 如何提升韩国游戏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?
A: 通过投入高品质研发、早期进行全球化宣传、制作具有吸引力的市场预告片,以及建立国际合作伙伴关系,可以逐步提升韩国游戏的国际影响力和市场份额。
Q: 韩国游戏开发商应如何借鉴育碧等国外厂商的经验?
A: 关键在于提前发布详细预告、逐步铺开宣传计划、注重游戏品质和创新,同时保持与玩家和媒体的良好互动,塑造持久的市场期待感。